科企岛——科技赋能产业 让技术创造价值

上海微系统所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团队开发 可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集成微流控芯片

来源:上海海洋大学

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,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,迫切需要有效的诊断方法。近日,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赵建龙、贾春平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卞晓军团队,开发了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,能够高效、灵敏地同时检测1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,实现了从样本到结果的快速全自动化诊断流程,为现场多重病原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分子诊断平台。相关研究以“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Pathogens Using 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”为题目发表于期刊《Analytical Chemistry》。


图片

用于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集成微流控芯片


“这项创新技术的核心在于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,它整合了磁珠核酸提取与纯化、声流驱动混合、液体等量分配以及多重PCR扩增和原位荧光检测等多个步骤,实现了样本处理到结果分析的全自动化流程。”卞晓军介绍,芯片的设计巧妙,通过微柱和气泡捕获阵列结构实现磁珠的高效混合,同时采用油包水体系有效防止了交叉污染。

卞晓军解释,该芯片实现磁珠高效混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,分别是微柱设计、气泡捕获阵列结构、声流驱动混合、共振频率的应用、油相驱动、微柱间隙的优化。通过上述设计和操作,该芯片能够在大约35秒内实现磁珠的高效混合,为后续的核酸提取和检测提供了均匀的磁珠混合物。


图片


(A)磁珠被油相推入等分腔室的图像(B)不同体积的磁珠在四个腔室中的平均灰度值(C)在有两个矩形腔室和(D)没有两个矩形腔室的情况下,磁珠在等分腔室中的残留情况


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,也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。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70分钟,其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、灵敏度和速度均优于现有的大多数微流控芯片分子诊断方法。”卞晓军说,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极高,检出限低至10拷贝/μL,确保了对低浓度病原体的有效检测。


图片

声流混合的优化


在临床鼻拭子样本的验证中,芯片展现了出色的多重病原体分析能力,无论是单一病原体还是混合感染,都能准确检测。“我们期待芯片能够提供快速、准确的诊断信息,为疾病控制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。”


图片


使用荧光显微镜读取FAM、HEX和ROX通道的片上荧光结果。图A、B、C和D分别对应1、2、3和4号孔。误差条表示至少3次重复实验的标准偏差


图片


临床鼻拭子样本中各种呼吸道病原体的荧光分析:(A)SP,(B)RSV-A,(C)HADV,(D)FLUA,(E)MP,(F)SP&RSV-A,(G)HADV、FLUA&MP

发表时间:2024年9月9日
技术转移,技术成果转化,技术服务,技术创新

你也有可能喜欢这些文章

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探角模式:助力企业创新升级
中国光刻机突破垄断,自主创新引领芯片新篇章
iPhone 16官宣发布,搭载A18芯片专为AI大模型设计

10933位专家研究方向与该技术相关
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专家
查看更多
AI助手
收起